铭记九一八:勿忘国殇,吾辈自强!
沈阳的钟声在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准时响起,一声比一声沉,像钉子,钉进水泥地,也钉进人的耳膜。人群里,穿校服的小学生捂住耳朵,穿工装的中年人松开捂耳朵的手去抹眼角。92年前的同一刻,柳条湖铁路的爆炸声比这钟声脆得多,却炸开14年山河沦陷的大口子。时间把巨响变
沈阳的钟声在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准时响起,一声比一声沉,像钉子,钉进水泥地,也钉进人的耳膜。人群里,穿校服的小学生捂住耳朵,穿工装的中年人松开捂耳朵的手去抹眼角。92年前的同一刻,柳条湖铁路的爆炸声比这钟声脆得多,却炸开14年山河沦陷的大口子。时间把巨响变
说起来14年抗战,总是让人气愤,又让人感动,这其中一幕幕悲壮又坎坷的血泪史,足以让国人铭记。
1931年9月18日夜,沈阳北郊柳条湖的一声爆炸,撕碎了中国东北的宁静。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铁路被毁的闹剧,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"九一八事变"。次日,沈阳沦陷;四个月后,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土地尽陷敌手。从此,中华民族开始了长达14年、共计5098个日夜的浴血抗争
暮色漫过九月教室的窗台,伏案书写时,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,突然与1931年的防空警报重叠。历史从未远去——它沉淀在血脉里,化作每一次心跳的震颤。在这特殊的一天,高三年级召开“勿忘国耻,铭记918”主题班会,旨在让年轻的心跳与历史的脉搏同频共振。
警报啸空如裂帛,声声刺破秋云薄。九十四载骨铭刻,白山黑水仍鸣噎。当年柳条湖畔月,照见倭刀凝霜雪。北大营前洋驹踏,奉天城头旌旗折。血浸平顶山坡土,断颅割舌睚眦裂。焦土连天烽火燃,山河寸寸堪熔铁。稚子仓皇失娘亲,妇孺尸填万人穴。苍天有情天亦暗,黑土无辜土亦孽。今朝
“九一八,九一八,从那个悲惨的时候……”当这首《松花江上》的旋律响起,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,那是对历史伤痛的铭记,对先烈的缅怀,更是对未来的警醒。9月18日,这个镌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日子,承载着太多的血与泪、悲与愤。
“九一八,九一八,从那悲惨的时刻……”每年9月18日,尖锐的防空警报声总会按时响起,响彻天际,紧紧揪住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。这警报声,是对往昔岁月的深沉凝视,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追思,更是对当代人的严肃告诫:铭记过往,吾辈当奋发!
1931年9月18日夜,日本关东军预谋炸毁了距沈阳2.5公里的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路轨,却反诬为中国驻军所破坏,于当晚十时许,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进攻,挑起了“九一八”事变。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及太平洋战场帷幕的掀开。
“满洲事变”这一说法,本质上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与篡改,是日本侵略者为掩盖其侵略行径、美化殖民统治而炮制的错误表述,必须被坚决驳斥和纠正,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——1931年的“九一八事变”,是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开端,是刻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无法磨灭的伤痛印
曾经来这里,更多是出于接待需求 —— 外地客户朋友到访,我总是把这里当作一处 “景点” 安排,脚步匆匆,心思也多在应酬上。可这一次,是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的特殊节点,我发自内心地想故地重游,想亲手触摸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历史细节,想认真聆听那段岁月里的沉重回响。
注:以铁轨为弦、界碑为箭,在霜月寒江中叩问血色记忆,让东坡的弓啸穿越百年,惊醒沉睡在钢铁与热血中的民族精魂。
众所周知,“9.18事变”爆发于1931年的9月18日。当天晚10时20分,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一段路轨(所以,又称为“柳条湖事变”),又在铁轨上摆放了三具穿着中国军人衣服的尸体,诬称中国军队破坏铁路。
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脚步都应为之一顿,每一颗跳动的中国心都应为之震颤——因为九十四年前的今夜,1931年9月18日,日本关东军在沈阳柳条湖畔悍然炸毁南满铁路,反诬中国军队所为,继而炮轰北大营,突袭沈阳城。
残阳裂帛万里,染山河泣泪。警声咽、穿破层云,九十四年风里。恨难歇、关东月冷,倭刀曾劈霜天碎。记柳条湖畔,硝烟吞尽晨曦。
今年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,9月18日,“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”将在沈阳“九·一八”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。代表中华民族14年浴血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艰苦历程的警示钟撞响14下后,9时18分,全国百余座城市将与沈阳一道同时拉响防空警报,主要街路的机动车停驶鸣笛
一、九十三年过去了,我们依然能听见那一声刺耳的爆炸——那是沈阳北大营的炮火,是黑土地上泣血的开始,是一个民族漫长黑夜的序幕。